自去年7月份以来,阿里相继完成了对虾米网、天天动听的战略收购,快速完成了在音乐市场的布局,并在今年的7月份,凭借着密集的资金高调拿下了第三季《中国好声音》的独家音乐版权。此时,阿里已经在音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掀起了互联网大佬在音乐市场的一战恶战。
近日,腾讯以一纸诉讼将网易云音乐推到了版权侵犯的风口浪尖上,随机便一发不可收拾,紧接着环球音乐将天天动听、网易、虾米网一网打尽发出警告函,勒令其下架Taylor Swift相关歌曲免费音乐服务,由此在线音乐版权的战火已蔓延了非救不可的地步。
现在的在线音乐市场,放眼望去,几乎已完全被包括腾讯等在内的各大互联网巨头紧紧攒在手里,从公司规模、资金密集程度上来看,的确大有不相上下之势。
这是今年第一季度易观发布的在线音乐市场格局,酷狗音乐以19.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但份额在逐步缩小,而QQ音乐则以16.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多米音乐以13.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酷我音乐、天天动听均以13.3%的市场份额紧邻其后,百度音乐以5.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六。
我们可以看出,腾讯在在线音乐市场的地位并不稳固,其实不只是网易,包括多米、酷我等在内的竞争平台也是紧追不舍,由此看来,在线音乐版权之间的争夺现状并不乐观。
版权争夺的出现,必然是在市场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巨头之间才会有的,当市场上同时存在十几个音乐客户端时,用户均匀地分散在各个客户端平台,相互之间并不构成竞争威胁,这时候所谓的版权的价值也没显得没那么重要,一旦音乐市场格局明朗,用户集中在两三家客户端时,版权的价值和竞争自然也就会浮出水面。
当前的在线音乐市场,尚处在百花齐放的均衡状态,腾讯虽然挑起了此次版权大战,照目前腾讯胜诉的结果来看,难免会在版权争夺的局面下掀起一场行业内的市场洗牌。
争夺版权只是抢占在线音乐市场的第一部,尽早把竞争对手挨个踢出局,但相比这个版权这个客观的市场因素,如何突破盈利难关才是腾讯的心头症结。
中国音乐产业没能像欧美国家一样经历时间的洗礼,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音乐产业在成长初期就碰上了野蛮的互联网,“避风港”原则也让音乐版权一度处于架空的状态。但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音乐产业逻辑开始清晰,监管层的法律也慢慢完善,大公司和资本密集进入也让音乐版权的价值开始不断提升。
一方面版权争夺导致版权投资成本加大,如果盈利前景乐观还好,事实上中国在线音乐的商业盈利模式仍是软肋,即便是包括腾讯QQ,百度,网易一直在尝试改变,尤其是百度音乐的增值服务,标准品质、高品质、超高品质的付费性划分,此外还有酷我、酷狗、多米、虾米等数字音乐企业也相继推出以正版付费音乐为目标的产品组合,增值服务收费的做法会比直接针对音乐作品收费更令用户容易接受,但这样的收入增长速度可能并不是非常明显。
但是这些盈利模式的前景也并不乐观,要是短时间内改变用户习惯,从免费过渡到有选择性的收费,确实是个难题,同时同质化的音乐服务商不断增多,强制收费的话,对用户粘性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目前的在线音乐市场就如初期的在线视频行业一样,大公司和资本密集进入初期是版权和内容的竞争,但越往后则是用户体验和个性化服务的比拼,但互联网大佬的音乐版权之路,却显得有些过犹不及。
以腾讯为例,已经呈现出在版权保护上过多的倚重,看起来合情合理,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因为十年前,索尼Connect在线音乐业务就是这样被束缚了手脚。索尼在数字音乐时代不敌对手苹果的最大原因就是过度执着于版权保护上,从而忽略了用户体验,不如苹果Pod+iTunes软硬件相结合的模式更具体验性,更加开放。
索尼在线销售的音乐采用了该公司独有的ATRAC格式,这种格式的音乐只能在索尼的播放器上使用,并且要配备独家的音乐软件才能传输到播放器上,用户使用时的便利性没有太大的改进,此举不但丧失了大部分MP3用户市场,就连绝大部分索尼MP3的用户也不愿尝试使用,在当时全球MP3播放器市场已被苹果垄断的环境下,这一单纯效仿对手的手段显得十分不明智。
包括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大佬在音乐版权上花费了天价,但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是,要找到迎合音乐市场,符合用户付费习惯的盈利模式,才不会让天价版权打了水漂,除非市场上只剩下一个玩家,而这样的可能性很小。
来源:投稿,作者:孟莽,微信公众号:timewowa
本文地址:http://seo.youqingshuyuan.com/48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